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動態
-
在長達213個日日夜夜的住院治療中,實現了科學治療,科學護理,創造了起死回生的醫療奇跡。
剛住院時患者病情危重,醫生和護士每兩個小時巡查一次病房,每早科主任馬長林、責任主治醫師崔海燕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患者華成林身邊,把接尿樣的10多個礦泉水瓶集中到一起,計算24小時尿量、看顏色,進行顏色對比。通過每天查體重點掌握腹水、浮腫情況,定期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結果,為科學調整醫療方案提供依據。
在住院的第一個月,他們針對患者嚴重腹腔腹水、腹膜炎、腎衰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臨床表現,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從住院的第三個月起,危重病情逐漸好轉,到了患者住院152天時,科主任馬長林查房時,在全體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面前宣布,華成林從今天起解除病危。當即,患者家屬和患者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事后,有的醫生問馬主任,解除病危這么大的事多擔風險啊。馬主任回答說:“我們當醫生的,在關鍵時候就要勇于承擔這個責任,這個判定也是對患者的心理治療。”
肝移植預約取消……
患者等待肝源到了166天,接到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通知,患者肝源供體找到,并告知要盡快來醫院進行肝移植。
患者的父親得到了這個信息又惆悵又高興,惆悵的是從親朋好友那里借來的治療費還沒有全部拿來,高興的是患病的兒子是幸運的,等來了肝源,總算有救了。等來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做肝移植前檢查時,醫生明確告訴患者家屬,你的病人暫時不用做肝移植手術了,肝壞死的病癥基本消失,已明顯改善,病人肝臟恢復出乎預料,不用換肝,可以繼續維護,進行保守治療,上交的5萬元手術押金醫院會馬上退給你們。
肝移植預約治療真的就這樣取消了,這是吉林油田總醫院肝病二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進行搶救治療創造的醫療奇跡。
(苗洪濤)
- 上一篇:用心服務 用愛經營
- 下一篇:專家解讀十九大報告十大關鍵詞
科學醫治出奇跡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