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了,目前大多認為其是人體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視為一種慢性的綜合征。表現為外周關節的非特異性炎癥,發病率女性是男性的2~3倍。
這種病不是免疫功能下降,而是免疫功能紊亂,體內產生了一種不正常的抗體,這種抗體“自家人不識自家人”,它不去對付外來的病原體和異物,而是破壞自身的正常組織(如關節組織),從而導致發病。
一.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1.全身癥狀
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疲勞無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手足盜汗、全身不適感等。
2.關節疼痛
發病初期,患者常常感覺關節疼痛,并在晨起時感覺關節僵硬,持續1小時以上可自如活動。發病的關節通常是對稱的,最常見于近側的指間關節,其次是雙手掌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等。
3.關節腫脹
由滑膜腫脹和關節腔積液導致的,患者此時的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均會受到限制。
4.關節畸形
患者此時會發生受累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外觀看起來有關節畸形。
5.其他
約有10%~15%的患者出現“類風濕結節”。
二.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誘發因素?
遺傳、感染、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吸煙、精神因素等都可誘發此病的發生。
三.類風濕關節炎常累及哪些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是多關節受累為主要表現的,以手足的小關節受累為多見,但是也可以出現全身大關節的受累。
類風濕關節炎也有一些不常累及的部位,比如手指的遠端指間關節。但是其它的關節包括顳頜關節、髖關節、足的掌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手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都可以累及,所以類風濕表現為多關節受累。 類風濕關節炎不僅可以累及關節,因其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疇,還可以有關節受累以外的臨床表現,包括心臟、肺、腎、皮膚血管等,還有一些會出現血液系統的受累,所以類風濕關節炎一定要盡早的診斷和治療。
四.出現哪些癥狀應及時就醫?
1.對于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一般體格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類風濕關節炎的癥狀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2.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四肢小關節腫痛、晨僵等癥狀,高度懷疑類風濕關節炎時,應及時就醫。 3.已經確診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若出現周身不適,常有關節痛,應立即就醫。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自己關注的是關節疼不疼,腫不腫,但風濕免疫科醫生不但關注病人的腫痛問題,還關注藥物能否阻止骨與關節的破壞,能否阻止臟器損害。 因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則是盡快緩解疼痛和腫脹,盡早減少或延緩骨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五.就診科室?
當您出現關節疼痛、腫脹、晨僵、畸形等癥狀時,優先考慮去風濕免疫科就診。
松原吉林油田醫院風濕免疫科電話:18343889696
六.類風濕關節炎健康指導有哪些方面?
1.急性期注意休息:關節腫脹明顯或全身癥狀較重的患者應臥床休息,采取舒適體位,以減輕疼痛,癥狀減輕后,可做主動或者被動的四肢運動,如伸展運動等。 2.緩解期關節鍛煉:病人應每天定時做全身和局部相結合的關節運動。比如:手指伸張,攥拳,擺腿,搖動關節和按摩關節等。 3.根據醫囑堅持用藥:掌握用藥方法及服藥時間,堅持用藥、定期復查。堅持服藥2-4周,不能隨便停藥,發現不適及時就醫。在服藥的過程中密切觀察癥狀改善的情況,記錄每天從睡醒到能夠輕快從事一般日常活動所需時間,觀察晨僵時間是否縮短,疼痛是否減輕等。 4.飲食方面:應選擇熱量較低食物,因為高熱量的食物會使體重上升從而加重關節負擔,特別是下肢關節,所以應選擇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維生素等對緩解癥狀有益的食物。 5.避免勞累,適當鍛煉:如游泳,打太極,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潮濕。避免劇烈體育運動,避免過度疲勞。 6.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學會自我調節,保持情緒穩定;患者家人要多關心、體貼、理解患者的身心痛苦,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 上一篇:攜手防控 I 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就診須知
- 下一篇:【健康送】“五架馬車”綜合治療乳腺癌
名醫談 I 得了風濕免疫疾病到哪里治療?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