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清涼的空氣中太陽格外溫暖。
9月24日下午15時,記者跟隨松原吉林油田醫院車隊來到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冠疫情隔離點接回完成救治“密接”尿毒癥患者救治任務的主治醫師冀旭和護師王麗紅。
副院長易夢秋、護理部主任王雪梅、工會副主席徐曉輝,還有醫院血液透析中心主任王雁德等一同前往迎接。
記者了解到,冀旭、王麗紅完成的是一項特殊的密接患者的救治工作。71歲的趙女士是尿毒癥患者,該患者新加坡回國期間,因接觸新冠復陽患者而成為密接。松原疾控中心接回患者后考慮該患自入境已有20多天未行血液凈化治療,且有既往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及子宮切除術等病史,存在較高生命風險,需行血液凈化治療維持生命。作為松原市隔離點危重癥患者救治定點醫院,松原吉林油田醫院接到市衛健委的指令后,院領導立即做出部署,全力救治,血液凈化中心接到任務后,制定了治療方案。
9月6日,醫生冀旭、護士王麗紅主動請纓,前往隔離點為患者進行治療。而此時,醫生冀旭在北京進修半年剛剛回來,還沒到家,她毫無怨言,毅然前往。
進入隔離點之前冀旭通過電話與患者溝通,發現患者為一深靜脈置管患者,存在血栓堵塞導致導管失功風險,于是醫院特事特辦,緊急調用價值達20多萬的CRRT機一臺,備好搶救設備和藥物,組成了救治專班。
救治過程中,冀旭考慮患者停透時間較長已出現腦病、容量負荷過重、心衰等癥狀存在失衡及病情加重風險,她們就改變治療方案,每次純治療時間從6個小時增加到至少8小時,根據患者生命體征調整透析頻次。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調整PORT參數。患者于第二次治療后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第三次治療后肌肉顫動及幻覺癥狀消失。
通過幾天的相處老人家逐漸開始與醫護人員敞開心扉。護師王麗紅描述說:“看著那臺救命的CRRT機,這位大娘感動地說,就我一個尿毒癥患者,你們就把這么沉,這么貴重的機器都搬來了!?你們對我真是太負責任了!”
雖然是8個小時的治療,但從穿上防護服到治療結束至少11個小時在隔離區工作,長時間的治療,防護能力隨時間減弱,而且醫護人員體力下降,因此于每次治療日當天,兩個醫護互換出隔離區更換防護用具及用餐,進行短暫休息。
除了正常的辛苦治療,偶爾還有驚悚情節襲擾著她們倆。冀旭、王麗紅每天查房時都會在通道口看隔離區內的患者是否將餐盒取回室內,一次冀旭、王麗紅進到隔離區后發現餐盒沒有拿入而且房門反鎖,頓時她倆心里十分驚恐,伴著急切的敲門聲聽到了患者的應答后,她倆的心才落下,那一刻真有“猶如隔世”的感覺,但聽到患者說從未像今天睡的如此舒服時(病情好轉),她倆又異常的欣慰。
冀旭說中秋節那天,她倆還把院里送來的月餅送給老人家,送上一份醫護人員的祝福,她說:“雖然這個中秋我們都沒陪在家人身邊,但是我們守護了自己的那份責任!”
在車上,司機曾對記者說:“每次送物品時,看見我們醫生和護士她倆從隔離點窗戶望著我們的時侯,覺得很可憐,有一種心酸的感覺······”
經過18天分分秒秒的努力,患者病情終于平穩,順利度過隔離期,進行居家健康監測,冀旭、王麗紅也即將凱旋。
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副院長易夢秋一行手捧鮮花前往隔離點迎接,并真誠地與自己的姐妹擁抱,冀旭、王麗紅也終于回到了領導和戰友們的身邊。當記者提出,醫護深入疫情隔離區救治已成為常態,為什么還這么重視接送,易夢秋認真地說:“哪怕是一個醫生,哪怕是一天,我們也得接送,因為他們付出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辛苦,承擔的是無法預測的風險,他們是值得我們同行和社會尊敬的人。”
攀談中,西下的陽光似乎離我們更近。
記者感到,醫護的情懷正如秋日里的陽光,厚重而溫暖,陽光下,她們紅潤而微笑的臉龐給予人們以最樸實的幸福與向往。
- 上一篇:松原吉林油田醫院黨委書記韓偉陪同寶石花醫療集團公司總裁王旸一行視察指導醫院工作
- 下一篇:不用配鏡子,遠的近的全能看得清,老包大姐白內障手術植入了神秘的晶體后,指著窗外的大樓說:成地是真亮了??????
特 殊 守 護 ——救治“密接”尿毒癥患者小記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