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普外一科成功實施1例3D腹腔鏡巨脾切除術,這是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利用3D腹腔鏡進行脾切除領域一個新的里程碑!
2月20日,普外一科門診就診一位男性患者,崔某,72歲,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上腹部疼痛不適,呈間斷性鈍痛,腹痛無明顯規律性,與進食無關,無發熱,無惡心及嘔吐,經B超檢查,診斷為“脾大”。患者入院住進了普外一科,呂雪冬主任接診后,經過反復詢問病史并結合檢查結果,最終的治療方案為實施“巨脾切除手術”。
脾臟是人體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臟位于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與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
脾臟質軟而脆,術中容易引起大出血,手術風險性較高,如果行常規手術治療,完全切除整個脾臟,勢必將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紊亂,極易發生脾切除術后兇險性感染,其開展受到一定限制。
該患者脾臟體積大,周圍組織(胰腺、結腸等)及血管受脾臟推擠而發生變形、移位,失去正常的解剖位置,血流動力學也隨之改變,從而引起術中視野局限,手術空間狹小,手術操作難度增大。況且患者由于脾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極低,凝血功能很差,這無疑又加大了手術難度。
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降低手術創傷,最大限度減少病人出血量,呂雪冬主任組織團隊經過反復術前討論研究,決定為患者實施技術難度更大的“完全3D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術”。
通過3D腹腔鏡,術中目測脾長徑約25cm,脾臟與周圍組織廣泛粘連,分離、取出比較困難。呂雪冬主任憑借豐富的經驗及嫻熟的技術,精細分離,精準操作,保護好周圍臟器的同時,將巨脾分割成塊并取出,成功完成手術,最大程度踐行了“精準醫療”的理念。
3D腹腔鏡的推出,其實是滿足了微創手術更精細、更準確的目的。3D腹腔鏡具有手術視野的三維立體感和手術操作的縱深感,是對傳統腔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有益補充。呂雪冬主任表示:“利用3D腹腔鏡進行微創手術,極大的提高了手術效率,減少術中創傷,促進術后快速康復。”
3D腹腔鏡優勢
A●切口小、美觀,能將切口感染發生率降到最低。
B●3D腹腔鏡下視野放大使操作清晰明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傷胰腺尾部、胃和結腸脾曲。
C●3D腹腔鏡下可抵達脾周狹小空間,放大局部視野,處理脾結腸韌帶、脾胃韌帶、脾膈韌帶和脾腎韌帶更是較 開腹手術簡單易行。
D●手術后疼痛輕,利于早期活動,加速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從而可以更早開始胃腸飲食,減少腸黏連、腸梗阻的發生率。
E●沒有開腹手術后巨大切口導致的疼痛影響,利于深呼吸及咳嗽排痰,最大限度減少肺不張及肺部感染的發生率,該技術尤其適合高齡體弱患者。
F●住院時間短。
科室聯系電話:0438--6259195
- 上一篇:愛耳日 I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
- 下一篇:醫救治 I 從鼻孔就可以切除腦腫瘤嗎?
醫救治 I 3D腹腔鏡下高難度巨脾切除術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22年02月28日